我的当下感觉:
我迫不及待地想和朋友姐妹淘,来共同分享这份难得的喜悦。当然,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,除了喜悦,就是满满的不舍。因为,再过2个多月,我就要正式告别住了10年的SALIM旧房子。虽然可以常常回来,但是毕竟不能长住了。太多的舍不得,舍不得。。。。
对于新房子,还是很开心,很喜悦,也有莫名的一股感动。很奇怪又复杂的心情!!那是因为这份梦想得之不易。关于房子的故事,我想我们体会很深。我不敢说,也不能说,我们曾经都很苦。因为,比我们贫苦的家家户户,太多太多了。因此,我没资格说“苦”这个字。
但是,我可以说:世事无绝对。曾经听见过一句很简单,却又很富有哲理的话:“我们或许会被很多人生挫折打倒,就是怎样都不能被自己打倒”。我开始相信生命的奇迹。因为,我们不是富裕家庭长大的小孩,父母更没有一技之长,也没有显赫的家族支持,更没有贵人相助。一步一脚印,都是靠自己和别人一样的双手工作,不断累积,不断奋斗,不断节省,才能有机会打造所谓的“绝对完美”的新家。
新房子的纷纷扰扰:
现在,买房子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单单是银行的苛刻条件,和有限的资金与收入,就足以阻碍梦想的前进。想要成功,谈何容易??所以,一开始我们就不抱着太大希望,怕日后大大失望。 更加想不到,兜兜转转了好几圈,这所房子还是成为我们的,可能带着一些缘分吧。为什么说缘分呢??因为这其中可谓曲曲折折,纷纷扰扰。
一开始,我们就对这所房子情有独钟,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宽广草原。每个人对房子的审美观和定义不同。有些人喜欢独特的设计,有些人喜欢公寓式的房子,我们独爱广阔的空间。奈何,当我们第一眼对这所房子情有独钟的时候,它已经被人预定了。
这篇文章算是一路成长的“甘苦谈”吧。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再住新房子,特别是在相隔了那么多年以后,搬了2次家之后。对我们来说,这好像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。太遥不可及了。。。。
(1974年--1988年)--荔枝路的单层木屋 :单纯平凡
我对这个单层木屋的印象最少,因为我出生于1983年。从出生到5岁当中,中间只住过了不长不短的5年。那时很小,开始有记忆,应该是在我4岁开始。
我和家人住在旧警察局隔壁一带的单层木屋,叫做荔枝路。依然记得,那里住着很多很多的土著。很吵很吵。。。。土著男子们总是喜欢喝酒唱歌到天亮,一喝醉就拍打人家的门口,吵吵闹闹,打架闹事。当时,爸爸在木山工作,家里就只有老老小小。妈妈终日担心他们这群人。妈妈也害怕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,无法好好成长,好好念书,深怕我们有一天误入歧途。
在那样的年代,毕竟也不是只有我们住在那样的地方。因此,习惯成自然,是当下必须适应的生活。当时,我很小很小。很多的记忆都已经很模糊。只知道每天都很吵很吵,每天都有人打架闹事。 当然,还是有值得回忆的地方。
那就是:我们家附近,有一座很美丽的教堂。如果不是曾经住过那里,又或者有人曾经到过那一带,应该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间教堂的存在。那时,年长9岁的哥哥,总是带着我和姐姐,到教堂附近嬉戏。小时候,表哥表姐也都住在那里。他们总是说以后要在这间教堂结婚,可是到现在都没有人实现过。很久没回去了,所有的华裔都搬离了,剩下的都是土著了。那片土地也被政府重新改造,盖起了许多新建筑物。教堂是否依然存在,我也不知道。如果还在,我一定要与它来一张合照。找个时间,回去走走。。。
我只能用:“单纯平凡”4个字来形容那段住在木屋的岁月。因为单纯,没有任何奢华的感觉,过的是最平凡的日子。从小到大,我都很想拥有一座美丽的木屋。对我来说,住在木屋并不算委屈。相反的住在木屋会有一种回归原始,平淡自然的感觉。
(1988年至1998年)---苏公路单层屋子 :简单快乐
那一年(1988年),我依然记得我刚好5岁,隔年准备上幼稚园。
当时,爸爸靠着木山工作的微薄收入,确实没能力购屋,虽然当时房价并不高。但是,眼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,也是时候安定了,总不可能一直租房子,一直搬家,过着漂浮不定的生活。为了给孩子一个适当的成长环境,爸爸决定豁出去了。
在那里,我们一家人度过了简单又快乐的10年光景。原以为这一辈就这样度过了。因为父母都是没有一技之长,也没读过什么书,更没有老一辈的人帮助和支持,经济能力非常有限。爸爸曾经说过:人要知足。像我们这样的经济能力,能够拥有单层屋子,已经是比很多人幸福太多了,无需太多强求。
(1998年--2009年)---SALIM双层排屋:幸福满满
那一年(1998年),我当时已经是个FORM 3的中学生了。
说真的,可能苏公路的旧屋,载满了我太多太多的回忆,所以离开的时候也是心中千丝万缕,百般不舍。舍不去朋友,舍不去回忆,舍不去太多太多的情感。虽然知道可以常常回来,但是毕竟不能长住那里了。人是有感情的动物,特别是10年的丰富记忆,怎能三言两语就可以忘记。
实在没想到,我们在10年之后--1998年,可以再度迁入SALIM一带的双层排屋。这次不但是砖屋,还是双层屋子。天啊,太不可思议了。从木屋,单层屋子到双层排屋,这些年来我们是如何熬过来的??木屋是租来的,苏公路的单层屋子是爸爸的毕生积蓄,那么SALIM的双层排屋就是哥哥的功不可没了。哥哥在我心目中,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。因为当时买SALIM排屋的时候,他才不过25岁。没有大学资历,没有父母和贵人相助,全都是自己一手打拼。
依然记得,小时候哥哥常对我说,将来一定要让我们全家住着双层屋子。我们都认为他在说梦话,天方夜谭。因为爸爸没钱是个事实。哥哥哪来的能力买屋子,也是个事实。我们从没想过,他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是那么的认真!!也从来没想过,天方夜谭都能变为铁一般的事实。
读完中六,哥哥原本有机会上大学。但是,身为长子又是独子的他,有一种天生的责任感。他二话不说,决定不上大学,说不要增添父母的重担。拿起行囊,22岁的他,一个人漂洋过海去新加坡打工,一待就是7年。没有大学背景和任何工作经验的他,就在一间新加坡电子厂工作。幸亏,那时有很多的夜班津贴,让哥哥总算有一笔可观的收入。但是,新加坡是个花花世界,赚钱多,花费自然也多。可是,哥哥不留恋名牌,不应酬和花天酒地,克勤克俭,把每个月的收入超过百分之70,统统寄回来家乡。他说:要让梦想变成事实。离开家乡的时候不过22岁,3年后,25岁的他就买下当时14万的SALIM双层排屋。那一年是1998年。又隔了4年,2002年他把整间屋子的贷款给还清了。
感谢哥哥,把梦想变成事实。感谢哥哥,让我们有机会尝试住双层屋子的喜悦。感谢哥哥,让父母脸上发光。一个没上大学的25岁男生,可以自己买房子,4年之内还清贷款。除了说是认真,努力和勤俭,我实在不能说什么了。
更叫人感动的是,哥哥2003年还把苏公路的旧屋子的2层楼向姑姑收购。一来可以帮助姑姑解决经济困难;二来他深知这么多年下来,我们全家人舍不掉苏公路的旧屋。所以,干脆2层楼都买过来,当作是投资,也当作是一种感情的回归。你说,这样怎能叫人不感动??父母简直是自豪无比。
说起SALIM,再过2个多月就搬走了。也是太多的不舍。。。我的青春回忆都在这里了。哥哥也因为住在这里,而认识了生命中最爱的人。我寻觅不到和他一样的幸福。我却在这里也有很多好朋友,好同学。遗憾的是,他们全都在外地打拼,好久没见了。也不知道还有见面的机会吗??也不知道下次见面会在何时何地??也许搬走了之后,彼此之间交集的机会更是少了。不过,我深信,再乎你的与你再乎的人,不会因为任何空间的距离而陌生。
我的哥哥:
说起哥哥,他不仅在投资和理财方面,很有一套心得。对于感情,更是执着。2003年,待了7年也成功取得新加坡公民权的他,理论上,换作别人根本不可能再回来家乡。对于他,他说是时候回来了。我曾经问过他:为什么?
他简单地说:
1.我买下了新房子,也收购了旧房子。了却父母的心愿了。
2. 新加坡再美,也是个赚钱的别人地方。我不贪心,觉得赚够了。是时候回来和家人团聚,把失去过的7年,弥补回来。亲情比什么都可贵。
3. 这里有我深爱的女孩。如果不回来,就等于把这段缘分结束。那么,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意义??我要回来,给她一个名分。
以上这些话,让我这个小妹感动了好久好久。一个如此爱钱和资产的男人,为了亲情和家乡的爱人,竟然说不赚钱了,不要辛苦得来的新加坡公民权了,要回家重新开始。我想: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。当时,连老爸都给吓坏了。
如果我是大嫂,我会一辈子感激上苍,让我遇见如此深爱自己的人。所以说,失去和得到就在一线之间。当时如果大哥选择留在新加坡,聪明节约的他或许会有更多更多财富和资产。他也会同时失去和亲人相聚的时光和爱人的权利。大哥回来了。他也许没有那么多的财富,可是这些年他找回了“家的感觉”,也和心爱的人,相依相伴直到老。
我开始相信:问问自己的心中最心深处,再乎多一些的究竟是什么??就像自己,我也很憧憬和朋友一样,去外地看世界,挑战新事物。很多朋友,说我傻说我笨。可是,我很清楚自己更爱什么。
我更爱我的家人和家乡。在我心中,很久很久之前已经决定,我要留在家乡,享受亲情的可贵,尽孝父母。看世界和赚钱可以任何时候才去,尽孝父母就必须在他们尚在之时。也有很多人说,你不踏出家乡到外地走走,你怎么能轻易得到一段缘分?我一直深信:我爱的人会在这里某个角落等我。就算是在外地,我也深信他会为我的存在而归来。如果不是的话,那么我也只能轻叹:有缘无分,也许爱的不够多,不够深。
怎么搞的,谈屋子又谈到感情了。有时,真觉得买屋子和寻觅一段感情真的很相像。同样需要经营才能开花结果。最近,我的好友找到幸福了。我很为她开心,心中默念这一次她可以开花结果,幸福一辈子。她老是和身边的人一样,叫我要努力。哈哈。。。我只知道未来我要更努力赚钱供房子了。感情的事嘛,我期待像哥哥一样,为爱不惜一切的男孩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